监理检测网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土工试验检测讲义 [复制链接]

1#

1液塑限表格能发给我吗,能体现平行试验的,我的课件里那个例子就是平等两次的。因为平等试验要求做两次液塑限,那么可以拌6个土,做两次后求出液限和塑限,准确到0.1%,平均值取整数就是了。
2粗粒土含量大于多少就是土石混填,土石混填怎么求的最大干密度或者压实度。
关于土石路堤的问题,在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里有讲P96,具体的讲是试样中含石量(细粒料与石块的划分以粒径60mm为界JTG E40-2007P47)为20%-70%为土石路堤,对于土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控制,应根据实际填料的来源配制不同含石量(20%-70%)的试样进行室内大筒重型击实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不同含石量(以击实后试样含石量为准)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结出同一种料不同含石量最大干密度曲线;对于细料压实度进行质量控制时,应由试验确定细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对于坚硬石料的土石混合填料,细料的最大干密度应按表4-5进行修正。对于中等强度以下石料的土石混合填料,细料的最大干密度不需要进行修正。土石混合填料中细料的压实度要求同土质路堤标准。
    土石路堤的压实干密度检测,采用的是一种常规的检测法,也是大家都接受的可信检测法。由于它需要挖的试坑较大会(上路堤600mm×600mm,下路堤800mm×800mm),很费时,不满足大规模施工的要求,因此,条文规定只适用于试验路,在大规模的施工中不使用,而采用沉降差和工艺参数进行双控制,较为快捷实用。
在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中,对于中硬、硬质石料(>20MPa)土石路堤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⑴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压实层,可用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过程;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指标,检测压实质量。
⑵路基成形后质量应符合表4.2.3-2的规定。
  
轻质石料填筑的土石路堤,应符合4.2.2条的规定。

对此地理解:一般来讲,石块强度大于20MPa(中硬、硬质石料),不易被压路机压碎,超过规定粒径尺寸,造成上下层石块重叠,致使碾压时不稳定。当所含石块为软弱岩或极软岩时,易为压路机压碎,所以不存在较大石块产生的问题。
所以,对于最大颗粒粒径小于40mm的土样或者>40mm颗粒占土样总量小于5%时,或者所含石块为软弱岩或极软岩时,宜采用大筒重型Ⅱ-2击实试验求其最大干密度,对于最大颗粒粒径大于40mm的土样或者>40mm颗粒占土样总量大于5%时,应将按照击实试验方法对>40mm部分颗粒进行筛除,并记录其质量百分率,按击实试验规程5.4节P136而对其最大干密度和佳含水率进行修正。对于坚硬石料的土石混合路提,应对其进行筛分(一般<0.075mm颗粒含量不会大于15%),通过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最大干密度试验进行,求得其最大干密度,一般采用T0133-1993(表面振动压实仪法)或T0132-1993(振动台法)。P276
本主题由 管理员 3c3t 于 2015/12/31 20:59:34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关于路基压实度超百的问题,简单分析有几种可能,1是量砂密度发生了变化,没有及时标定(或者说在检测过程中为了达到压实度,松方密度人为编大了些);2是试验过程中粗糙面的问题,以及加不加基板造成耗砂量变化;3是土质发生了变化,最大干密度有问题(或者说在检测过程中为了达到压实度,土的最大干密度人为编小了些);4是确实现场压实功较大,比试验室击实功要大,导致压实度超过100%。
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最方便做的是量砂松方密度的标定,十几分钟就弄出来了。如是量砂松方密度没有问题,再看试验过程中加基板和粗糙面耗砂量是否有问题;如果前两项都没有问题,就取填料重新做击实试验,做两次平行,看填料干密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前三项都没有问题,那么应该就是现场压实功太大,导致超百。但是从节约挣钱的角度来讲,一般这种情况不太会发生。
最后编辑ybbitfk 最后编辑于 2011-12-23 21:33:36
TOP
发主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