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检测网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实施安全监理制是否可行? [复制链接]

1#
血的教训,反复着这么一个提问:我们的建筑工地怎么会成为“老虎口”?又如何遏止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 片面地指责监督管理不力是不公平的。客观地说,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谓不严。一系列安全法规,都在三令五申“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至于“法定代表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更应该是家喻户晓。既然有这么多的规章制度,何以安全事故还频频发生,屡禁不止?一位工作多年的安监站站长说:“那些规章制度只是行政规定,到下面就走味了,关键是要抓落实。工程质量牵涉到市场和任务,所以普遍比较关心。而安全施工则因为不直接与效益有关,不受重视,所以失控。” 毋庸回避,我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相对质量管理是滞后了。近几年的工程建设安全形势极其严峻,这就不得不反思我们现行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目前我国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是由施工企业负总责的。对待工程质量,相当部分的老总和项目经理深知牵涉到市场和生存,因而舍得投入。而对人命关天的安全防护设备投入则不那么热情,能少则少,能减则减,甚至能无便无。而在施工现场唱主角的则多是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村建筑队伍,他们缺少必要的安全自身防护知识,稍有不慎,易出事故。而被政府委以安全监督管理的各级安监站则显得势单力薄,心有余而力不足。首先,安监站与质监站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这一套班子中,从事质监工作的人员和担负安监重任的人数很不均衡。一个仅数人的安监站,面对着分散在多少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数百个工地的监督任务,即使每天24小时巡检,也不可能将这些工地走遍。其次是收费问题,这是个敏感话题。目前的安全监督是不收费的,连添置一些必备的检测设备也只能从有限的质监费中“挖东墙补西墙”。第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层出不穷,安监人员理应不断“充电”更新知识,然而缺少经费以及人手不足,培训很难落实。至于安监人员的职称,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质监人员可以申评监督工程师,而安监人员的技术职称八字尚未一撇。 安全施工纵然千难万险,但人命关天,各级主管部门不会听之任之,无所作为。但解决的途径在何处?相当部分的质监站(也就是安监站)站长呼吁:“既然我们能够在施工现场推行质量监理,为什么不能推行安全监理?”此建议不失为当前遏制“老虎口”的良策之一。从质量等级制改为竣工验收备案制,日常的质量监督由监理单位作评估报告,而且在施工现场关键部位实行强制性的旁站监理,我们的整体质量受控。那么,在施工现场组织安全保障体系时,何不也借重监理单位?况且,质量与安全本是孪生兄弟,不可能顾此失彼,这种重要的能量浪费岂不可惜。相当部分的监理单位人员平时在现场也发现不少安全漏洞,但囿于职责不愿“狗捉老鼠”多管闲事而得罪人。自然,真的要实行安全监理制,监理单位也需要重新“充电”,更要提高取费率,这都可以理解。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遏止日益膨胀的安全事故,这一想法至少有可取之处。lÞÄ ‚C=íãbbs.3c3t.comíÎñ<3RÀ¶¢
分享 转发
回贴是一种美德,请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哪怕是一个“好”字,也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鼓励!

Kiii路-桥-隧精英群,群号:31833317
TOP
2#

回复:实施安全监理制是否可行?

--放屁,监理本来就难干了,把什么都推给监理,那你们这些政府管理部门干什么去,这个本来就是你们的职责,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职责推给别人!lÞÄ ‚C=íãbbs.3c3t.comíÎñ<3RÀ¶¢
TOP
3#

回复:实施安全监理制是否可行?

有理!!!lÞÄ ‚C=íãbbs.3c3t.comíÎñ<3RÀ¶¢
TOP
4#

回复:实施安全监理制是否可行?

谢谢楼主lÞÄ ‚C=íãbbs.3c3t.comíÎñ<3RÀ¶¢
TOP
5#

回复:实施安全监理制是否可行?

  安全工作要靠上下各级共同抓,可是安全工作是费力不讨好,又那个上级部门认真管理了只是流于形式。只靠下级单位想管理好安全工作难啊!lÞÄ ‚C=íãbbs.3c3t.comíÎñ<3RÀ¶¢
TOP
6#

谢谢了lÞÄ ‚C=íãbbs.3c3t.comíÎñ<3RÀ¶¢
TOP
7#

弊多利少

安全问题,监理能管的仅仅是细枝末节,根本的还是施工单位的投入不足。把监理硬绑上安全责任,实际上是为业主推脱的垫背;身负安全责任的监理人,其它工作就会受影响,牵涉了精力,弊多利少。lÞÄ ‚C=íãbbs.3c3t.comíÎñ<3RÀ¶¢
TOP
8#

施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监理只能监督,无力采取具体措施,勉强绑在一起又能如何?lÞÄ ‚C=íãbbs.3c3t.comíÎñ<3RÀ¶¢
TOP
发主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