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教传媒网
求助者:Taotao 男16岁 初三(2)班学生
求助者自述: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眼看中考一天天临近,我的学习劲头却好象少了许多,坐在书桌前复习,注意力却怎么也集中不起来。爸爸、妈妈以为我厌学,缺乏考试动力没上进心,可事实不是这样的。我想学,但总是静不下来,每天总感到很疲倦……
心理老师点评:该同学平时学习认真,成绩优良,出现以上症状是由于考前过分焦虑所致。当人们长时间重复某项活动而达到一定极限时,就会产生厌倦的感觉,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心理饱和”。同样,考生的考前生活,若从早到晚只是重复地阅读、运算,久而久之也会产生厌倦。而且,当考生自感不能关注学习时,又与日益逼近的考试产生更强烈的心理冲突,形成急躁情绪,这种恶性循环对Taotao同学的复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咨询帮助要点:针对Taotao同学复习中的急躁、倦怠情绪,采用加、减、乘、除对策法。
热身运动(加法) 开始复习前,擦擦书桌,理理文具,定神端坐片刻,权当复习前的“热身运动”。做这些运动,能排除杂念,将身心指向学习这一特定方向,逐渐提高注意力。
散发压力(减法) 如果复习的时间定为3小时,你可在每1小时末尾留出5分钟时间进行跑步、转圈、高歌、喊叫等,将心理能量转化为躯体能量散发出去。如果环境不容许,也可紧握拳头、摇摇头部、伸伸手脚。此时,可能55分钟的复习效果大于60分钟的。
结伴互动(乘法) 当厌倦、急躁情绪难以自控时,不妨找几位同学结伴复习。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启发、相互勉励,在互动中得到情感依托和情趣,使复习效率倍增。
分解难点(除法) 对不拿手且又头疼的学科,可将要攻克的难点划分为5或10分钟就可完成的小段落,从最简单的那个段落入手,就不会半途而废。而得到“成功的体验”,又能激发出解决下一个段落的欲望。
以上做法,如果能有家长的支持效果会更好,因为每一个焦虑考生的背后大多有一个更焦虑的家长,所以中考前家长也需要减压。
江苏连云港市连云中学 邹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