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振动台试验全过程介绍
1.3 模型刚性底座设计 Z»,föÇ9±bbs.3c3t.com¥+} µ÷3
高层结构振动台整体模型通常自结构的±0.000或地下室底板开始制作,认为基础在试验过程中可以为整个结构提供固端约束,因此,模型底部要制作一个刚性底座。 Z»,föÇ9±bbs.3c3t.com¥+} µ÷3
刚性底座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Z»,föÇ9±bbs.3c3t.com¥+} µ÷3
(1)平面尺寸:考虑其在振动台许可范围内,且留有安装螺孔的位置; Z»,föÇ9±bbs.3c3t.com¥+} µ÷3
(2)上部结构:考虑上部结构在自重、起吊、试验输入地震波等情况下,底座结构的抗弯能力、抗冲切能力、锚固能力及整体刚度; Z»,föÇ9±bbs.3c3t.com¥+} µ÷3
(3)吊点:考虑模型起吊的抗倾覆、强度及刚度要求,并要保证吊点合力中心尽量与模型质量中心一致; Z»,föÇ9±bbs.3c3t.com¥+} µ÷3
(4)安装孔:考虑可以将模型刚性固定在振动台上,且安装孔在经历较大振动时,不滑移、变形或开裂。 Z»,föÇ9±bbs.3c3t.com¥+} µ÷3
刚性支座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Z»,föÇ9±bbs.3c3t.com¥+} µ÷3
(1)当模型整体较轻但底层平面形式复杂时,可采用300~4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制成的刚性底座。这种底座重量较大(约为6t),但可以方便的保证复杂主要构件底端的锚固; Z»,föÇ9±bbs.3c3t.com¥+} µ÷3
(2)当模型整体较重而底层平面形式较规则时,可以选用由钢筋混凝土底梁和板构成的刚性底座,其总质量约为5t。 Z»,föÇ9±bbs.3c3t.com¥+} µ÷3
设置钢筋混凝土底梁主要为了满足模型吊装阶段的需要,因此其平面布置要保证模型底层的主要承重构件均落在底梁上,底梁宜布置成双向主次梁结构保证传力和受力的合理性;其截面高跨比宜取为1/12~1/10,截面高度一般限定在350~400mm之间;截面宽度宜在满足钢筋混凝土梁宽高比(1/4~1/2)的基础上,兼顾模型底层构件的位置来确定;底梁所受荷载应将1.2中估算的模型结构重量以及底梁及底板的重量全部计算在内,并乘以3~5的放大系数,作为底梁配筋的计算荷载,同时,确定模型的起吊点,按平衡原理来对底梁进行配筋,配筋计算要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规定。钢筋混凝土底板一般取70~100mm,6@100双层双向配置。底梁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取C30。 Z»,föÇ9±bbs.3c3t.com¥+} µ÷3
(3)当模型整体较重,为满足相似关系和起吊条件的要求,可以选择钢底梁和钢筋混凝土板构成的刚性底座,其总质量一般只有3t。钢底梁要符合钢结构规范的要求,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板仍可取为70~100mm厚,6@100双层双向配置,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Z»,föÇ9±bbs.3c3t.com¥+} µ÷3
完成本步工作后,可以绘制模型刚性底座施工图,注意绘制的时候除了将起吊钩的埋设位置标注清楚外,还要绘制底梁预留锚栓孔布置图,锚栓可以确保模型与振动台之间连接在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试验的准确性,其个数视模型规模、底梁布置等因素而定,其间距要满足振动台孔距模数。Z»,föÇ9±bbs.3c3t.com¥+} 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