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3t - 2008/5/29 9:03:00
198.《评审准则》中的'检验的分包'这一要素的要点是什么?®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答:本要素对质量检验机构涉及检测工作分包的管理作出了规定。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1)实验室将一部分检测业务分包出去时,应选择通过计量认证具备检测资格和能力的实验室,否则,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其法律地位、检测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审,以控制风险。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分包比例应予以控制,一般仅限于一些仪器设备价格昂贵、使用频次低的项目或特种项目。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分包应以不损害检测质量和委托方的利益为前提,且应书面征得委托方的同意并保留。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对分包方所进行的工作,应由实验室向委托方负责。分包项目应在实验室的检测报告的备注栏中说明“××(参数)系由××实验室分包”。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3)实验室应与分包方签定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实验室应登记、记录并保存分包方的能力和符合要求的详细资料,它包括调查、评审资料、分包合同或协议,证明分包方能力和符合性的文件应充分有效。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199.《评审准则》中的'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这一要素的要点是什么?®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答:本要素是对影响质量检验机构检测质量的外部支持服务(如仪器设备的修理、检定、校准服务等)和供应(如试剂等的供应商)提出的要求。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1)实验室在选择《评审准则》前面要素中曾提及的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以支持检测工作时,为了使检测工作质量得到可靠保证和提供足够信任,实验室只能使用有充分质量保证(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等)的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为此,实验室应制定控制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质量的程序文件,并严格实施。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对无独立质量保证的外部支持服务或供应商,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程序,例如选择支持服务或供应前书面且完整地确认其要求、使用前应按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测或验证等,以确保服务和采购仪器设备、材料符合规定要求。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3)实验室应对外部支持服务的组织、仪器设备和材料等的供应商,以及他们的信誉证明文件等予以详细登记,对其提供的支持服务机构和供应的质量应予以记录、评价,并归档保存。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00.《评审准则》中的'抱怨'这一要素的要点是什么?®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答:本要素中的“抱怨”是指来自委托方或社会对质量检验机构检测工作质量或服务质量等的不满或埋怨。实验室正确对待并处理好“抱怨”,不仅有利于实验室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还可以提高实验室的信任度和权威性。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1)实验室在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来自委托方或其他单位对其工作提出的抱怨的处理程序。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应记录并保存所有“抱怨”及其处理意见。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通过抱怨或其他任何事项,反映出实验室的工作可能不符合其质量方针或程序、或不符合lI=评审准则=》}要求、或对实验室检测、服务质量提出疑问时,实验宦应确保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的要求,立即对抱怨所涉及的范围和职责进行称为临时内审)。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的对象是什么?®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答: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其核心就是控制。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按照《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一般均采用“过程’’的方法,为了使过程的结果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要求,必须配备足够的、与过程相适应的资源。因此,控制的对象归纳起来应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对资源的控制,如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仪器设备、标准物质、设施和环境、检测样品等)、方法资源(用于检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技术规范等);其次是对过程的控制,既包括对检测全过程的控制,如取样一样品制备一检测(含现场检测)一记录一数据处理和核验一检测报告等过程,也包括对质量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如“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检测的分包”、“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抱怨”等要素的管理过程。®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0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主要依据是什么?®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答:实验室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控制的依据主要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通常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计划、记录。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1)质量手册是阐明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是实验室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纲领性文件。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程序文件是规定实验室检测工作和质量管理活动或过程的方法和途径的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3)作业指导书、质量计划是指导某项具体活动或过程的文件,作业指导书如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检测方法、操作规程等,质量计划如内部审核计划、仪器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人员培训计划、检测能力验证计划等,它们是程序文件的补充。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4)记录是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记录包括质量管理记录和原始记录。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质量管理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形成的记录,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明,也是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依据;原始记录则是检测工作形成的检测信息、数据以及数据处理的记录,是编制检测报告以及对检测数据进行追溯的客观依据。®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3c3t - 2008/5/29 9:03:00
203.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答: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其控制的内容包括:“组织和管理”、“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人员”、“设施和环境”、“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和校准“、“检验方法”、“检验样品的处置”、“记录”、“证书和报告”、“检验的分包”、“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抱怨”等十三个要素,按工作时间顺序归纳: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1)对过去所完成活动的记录和档案的控制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过去所完成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指导着现在正进行的活动,因此必须重视对过去所完成活动的证据——记录和档案加以评价和控制。通常包括: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质量管理记录的控制;对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有效性的控制;对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的正确性的控制;对人员培训、考核、技术素质(包括经历)、资格条件等业绩档案的控制;对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包括购置、验收、溯源、使用、维护、修理等过程和结果的记录)的控制;对外部支持服务单位和供货商以及分包实验室的资格、能力及工作质量的审核和评价结果的控制;对顾客反馈的信息、抱怨的处理以及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的控制;对日常监督检查、内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以及能力验证的记录的控制等。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对正在进行的检测过程的控制 检测是实验室几乎每天都需要进行的活动。检测活动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核查阶段。各个阶段控制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应侧重于对各类资源的检查控制,如人力资源的调配和安排、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的监测、样品的制备和检查、检测仪器设备的调整与核查、检测方法的确认和熟悉等。准备阶段应注意记录。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应侧重于对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要求检测人员按照已确认的、现行有效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文件的规定,认真检测并及时、客观、准确的进行记录。实施阶段还应注意防止来自内部、外部的可能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不恰当的干扰,确保检测工作公正、准确。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核查阶段:核查阶段应侧重于对实施的检测工作的核查,包括对被检样品、仪器设备的状态的核查;对检测依据、检测方法、检测步骤的核查;对检测的原始数据及数据计算、数据处理的核查;对出具的检测报告的核查等。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3)对将要进行的活动的控制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控制不仅表现在对已发生的和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控制,还应包括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给予有效的控制,如对将要开展的新的检测工作的控制;对偏离方针、政策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例外许可的控制;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内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以及顾客抱怨或期望等途径,对识别的不合格工作或潜在的不合格因素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的控制等。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对将要进行的活动的控制应充分考虑对过去所完成活动的记录和档案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使控制形成一个增值的闭环系统。®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04.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控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答: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取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控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控制又取决于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每个实验室应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工作特点和经验,策划、制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控制方法。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1)对实验室管理职责的控制可采用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与建立质量责任制相结合的方法实验室的质量方针是指由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和质量有关的、与实验室的总方针相二致的宗旨和方向。质量方针应包括对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工作质量、持续质量改进以及对顾客服务满意度的承诺。质量目标是指实验室依据质量方针制定的、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质量目标应建立在质量方针的基础上,在质量方针的框架内展开,质量目标一般应是定量的,即可以对各部门、各岗位定量分解和定量考核。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实验室的组织形式及相应的管理职责应完善、协调并相互制约。对影响检测工作的各个部门及岗位尤其是关键岗位(如管理岗位、检测岗位、验证岗位及监督岗位等),应明确质量责任,明文规定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职责、权限的接口应紧密、协调,既不能相互“交叉”,也不能出现“真空”,克服都管、都不管或无人管的现象。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对检测过程和结果的控制可采用日常监督与能力验证相结合的方法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对检测过程和结果的日常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一般包括:质量管理部门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随机抽查;各部门质量监督员的连续、全面的监督;校核人员对检测过程和结果的复查、核验等。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能力验证是指通过实验室之间的比对来判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确定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所从事的检测工作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持续性的目的而开展的活动。常见的能力验证活动有以下几种类型:测量比对计划;实验室间检测计划;分割样品检测计划;定性计划;已知值计划;部分过程计划等。实验室可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情况,有选择地开展或参加。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3)对在用仪器设备的控制可采用定期溯源与运行核查相结合的方法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对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或准确度有影响的所有在用仪器设备均应定期溯源(如周期检定、校准或比对等),以确保单位制的统一、量值的准确可靠。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运行核查是指在上一次和下一次的检定、校准或比对的时间间隔内,采用核查标准对具有重要影响的、计量性能稳定性的可信度差的、频繁搬动或工作环境恶劣的,以及脱离实验室直接控制的计量标准(器)或检测设备的计量性能进行运行检查。运行核查的方法可参考ISO 10012—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第2部分:测量过程控制指南》。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4)对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运行有效性的控制可采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方法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审核是指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内部审核也称为第一方审核,是由实验室自己或以实验室的名义聘请非本实验室的评审员(或专家)而进行的审核,内部审核可作为实验室声明自身合格的基础,尤其是作为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依据。内部审核通常采用现场审核的方式,审查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实施,实施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内部审核的结果是管理评审的主要输入信息之一。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管理评审是指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以达到规定的目标所进行的活动。管理评审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组织实施,通常采用会议评审的形式,按计划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大于12个月)和规定程序进行。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5)对不合格工作的控制可采用预防与纠正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预防措施是指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的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的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改进措施是指为提高各项活动或过程的效果或效益所采取的措施。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的情况的发生,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的情况的再次发生,纠正和预防措施均系改进措施的范畴。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质量管理过程中,应通过监督、核查、内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以及顾客抱怨等途径,识别出的不合格工作或潜在的不合格因素,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和改进措施的提出及分层实施的要求。®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3c3t - 2008/5/29 9:03:00
205.对检测实验室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有何要求?®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答:按1984年《国务院关于在我国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和命令》要求,对检测实验室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作以下规定: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1)所有技术文件(包括质量手册、公文、程序文件、报表、图纸、检测规范、实施细则、原始记录、检定证书、检测报告、量传系统图等)均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所使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标准器具及工作计量器具必须完成改制。例如:标准活塞压力计、压力表、测力计(机)、材料试验机、液体压力计、血压计、高斯计等。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3)机构为检测工作需要,新设计制造的专用仪器设备、装置的说明书、图纸、操作规程、铭牌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4)严格限制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如必须使用需经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5)执行出口商品检测的单位,其检测报告可以根据对方的要求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06.对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计量检定'应作如何规定?®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答:1)对计量器具的规定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①凡有计量检定规程(指国家、部门、地方颁布的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应按计量规程要求进行检定合格。其中属本单位建立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必须按《计量法》的规定,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政府计量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否则不得使用。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属于自行开展计量器具(包括除最高计量标准器以外的计量标准器、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的实验室,其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应经有关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获得“最高计量标准合格证书”后,方可进行检定,属于不能自行检定的计量器具,应送有关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②凡无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包括专用的仪器、测试设备)其量值溯源可按下述方法之一进行: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a.可通过同类型仪器设备的比对方法,判断其比对结果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b.编写“校准方法”,并按其方法规定进行校准。“校准方法’’的编写必须按照耶1002-1998II=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进行。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c.用于综合性检测的仪器,可通过对基本参数的测量来对仪器进行校准;如果这类仪器本身带有自校程序,也应包括利用自校程序进行自校。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d.对于有较高检测要求的计量器具可送制造厂进行校准,或送国内、外计量校准机构校准。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③用于同一参数测量的不同种类的计量器具必须进行同参数同量程的相互比对。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试验设备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试验设备是指在检测中除计量器具外所需使用的影响检测质量做出判断的所有设备。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对试验设备应按其出厂技术条件和使用要求,编写相应的检测“规范”,并按其规范要求进行检测;“规范”的编写要按J腰1002一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要求进行。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07.对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使用应作如何规定?®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答:标准物质是用来校准计量器具,评价测试方法或给材料赋值。具体规定如下: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1)在检测过程中,凡需使用的标准物质必须是国家或部门公布的一级或二级标准物质;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对尚没有正式批准的标准物质,一般不允许使用,如必须使用时(包括使用新批号的各种标准物质),应经过分析测试,其性能(包括其稳定性)达到要求后,方可使用;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3)分析检测的数据必须长期存档。®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08.什么是检测实验室的岗位责任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答:岗位责任制是检测实验室内部各级部门、各类人员工作责、权、利的规定。它既包括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也包括经济、技术责任等内容。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岗位责任制内容包括: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1)岗位名称或职务。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职责。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3)权限。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4)工作关系(相关责任):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①对上级责任。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②对下级责任。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③平行责任。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5)经济责任。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6)任用资格,岗位条件(或标准)。®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3c3t - 2008/5/29 9:04:00
209.样品接收有何程序?®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答:样品接收一般按以下程序办理: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1)对检测样品的接收应由专人负责;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应对“检测委托单”或“送检单”上所要求的证明文件、情况和条件详细登记;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3)接收人应按检测技术条件、规范、标准对样品进行鉴别验收;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4)经验收合格的样品按检测室要求重新登记,内容包括:来样名称、委托编号、委托单位、实验室编号、样品状况、来样日期等;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5)将登记样品给以完善、明显的标志,以防止样品的错乱而引起检测事故;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6)重要样品的检测要经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接受委托;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7)接收人按检测程序规定送检。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10.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包括哪些内容?®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答:1)原始资料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订货单、合同、来往文件、验收文件(包括验收数据和记录)、使用说明书(进口仪器、设备外文说明及译文本)、结构原理图纸、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细则、装箱单、合格证书等。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服役资料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①使用记录;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②设备履历表。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维修记录、故障现象及隐患、发生原因及予防维修措施、检验记录、检定记录、检定合格证、事故记录、改装记录等。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3)降级、报废鉴定报告及日期。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4)自制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包括自制仪器设备批准文件、全套图纸、验收、检定技术报告、使用说明、测试报告等)。®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11.检测人员考核有哪些要求?®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答:检测人员是按有关检测技术标准,利用相应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出证的人员。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按“评审准则”要求这类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检测人员证’’方可上岗,其考核工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作具体要求如下: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1)考核办法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①考核组织。由检测实验室组织考核小组,负责组织考核和命题工作。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②考核分理论、实际操作两项,实行百分制,两项均达到60分以上者为合格。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③从事什么检测项目,考核什么项目。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④理论考核题应按规定内容要求命题,并经其主管业务部门审查。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⑤“检测人员证"由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2)考核内容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①与公正检测有关的法律知识,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知识;误差理论基础知识等。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②检测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所用仪器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正确使用、维护、保养知识;检测所使用的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等知识。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③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实际操作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检测项目,按检测方法和操作规程的要求。从取样、制样直至检测报告的出具,自始至终独立操作一遍。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3)参加考核人员条件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①从事实际工作一年以上,具有一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独立操作能力,出具检测报告的能力。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②参考人员要具有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的人员。 ®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③临时工和其他非在编人员不准参加考核。®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lidexing - 2008/7/28 11:20:00
非常感谢®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sjtnhm - 2009/4/23 11:53:00
:default6: 好东东®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liutao - 2009/5/6 18:38:00
好累,才搞完®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xxwljm - 2009/5/8 7:11:00
感谢楼主®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tzfy6978 - 2009/6/26 18:42:00
太全了,谢谢®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wxp217 - 2014/12/25 10:55:00
确实够全的®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84362020gwh - 2014/12/25 11:24:00
全面的很哦®øÚîGbbs.3c3t.comIíÞ!Ò
84362020gwh - 2014/12/27 12:42:00
来看看了®øÚîGbbs.3c3t.comIíÞ!Ò